《显微形态学1》实验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一六年六月
《显微形态学1》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总学时:3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显微形态学1》是一门主要形态学实验课程,涉及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内容,利用显微镜观察机体的正常微细结构。
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经典实验内容,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技能,并且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与理解各种组织或器官的微细结构特点,从而消化理解理论课的内容。
显微形态学1(组织学与胚胎学部分)实验课内容为验证性实验。
结合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我们致力于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重视课程的全过程学习,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降低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显微形态学1》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它们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组织学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生理学的发展;生物化学的进步也促进了组织学的发展,例如,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原理用于组织学而建立起组织化学及分子细胞学,将免疫学的原理用于组织学而建立起免疫组织化学等。从而使人们得知各种细胞与组织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及其基本生命现象;组织学也是病理解剖学等基础医学和妇产科等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故医学生要通过学习组织学,系统掌握人体的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为其它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形态学基础和基本技能。此外,胚胎学也是妇产科和儿科学的基础,胚胎学的学习也为这些临床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1. 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光镜结构。
2.掌握各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
3.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使用教学大纲、教科书、实习指导和图谱进行课堂学习和课后自学。
4. 了解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的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二) 基本素质
1.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新意为人民服务;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能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描述表达能力等。
教师必须研究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掌握好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方法;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显微镜互动系统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能力。
四、学时分配
表1 显微形态学1(学时分配表)
序号 | 实验项目 | 实验类型 | 是否书写实验报告 | 学时 |
1 | 石蜡切片制备、HE染色、上皮组织 | 验证性 | 是 | 4 |
2 | 固有结缔组织、软骨和骨、血液 | 验证性 | 是 | 4 |
3 | 肌组织、神经组织 | 验证性 | 是 | 4 |
4 | 循环系统、免疫系统 | 验证性 | 是 | 4 |
5 | 内分泌系统、消化腺 | 验证性 | 是 | 4 |
6 | 消化管 | 验证性 | 是 | 4 |
7 |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 验证性 | 是 | 4 |
8 | 生殖系统、复习 | 验证性 | 是 | 4 |
合 计 | 32 |
五、成绩考核
(一)考核形式及分值权重
显微形态学1(组织学与胚胎学部分)实验课程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实验报告(20%)、平时成绩(20%)、期末实验考试(60%)。
表2 显微形态学1课程考核成绩分值与权重
项目 | 考核类型 | 考核内容 | 分值 | 权重 |
1 | 实验报告 | 撰写实验报告 | 100分 | 0.2 |
2 | 平时成绩 | 出勤、纪律、课堂表现、 打扫卫生情况 | 100分 | 0.2 |
3 | 期末实验考试 | 进行期末实验考试 | 100分 | 0.6 |
总成绩 | 100分 |
|
(二)考核内容及要求
1、实验报告(100分):考核内容为撰写8篇实验报告,考核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每篇报告满分100分。实验报告分为两部分:名词解释或简述题(50分)、画图(50分)。当堂上交作业。
(1)成绩计算方法:
∑(xi)
实验报告部分的最终成绩= 8 ; xi ——每篇实验报告的成绩
(2)实验报告内容:
表3 显微形态学1实验报告内容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报告内容 |
1 | 石蜡切片、HE染色、 上皮组织 | 1. 名词解释:上皮组织、基膜 2. 画图: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 |
2 | 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和骨、血液 | 1. 名词解释:骨板、同源细胞群 2. 画图:血液(7种血细胞) |
3 | 肌组织、 神经组织 | 1. 名词解释:肌节、突触 2. 画图:神经元(HE染色) |
4 | 循环系统、 免疫系统 | 1. 名词解释:内弹性膜、动脉周围淋巴鞘 2. 画图:中动脉(内膜2层,中膜,外膜2层) |
5 | 内分泌系统、 消化腺 | 1. 简述两种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2. 画图:肝小叶(中央静脉、肝血窦、肝板) |
6 | 消化管 | 1. 名词解释:小肠绒毛、皱襞。 2. 画图: 胃底腺(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 |
7 |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 1. 名词解释:肺小叶、终末细支气管 2. 画图:肾小球 |
8 | 生殖系统、 复习 | 1. 名词解释:排卵、精子形成 2. 画图:次级卵泡 |
(3)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①名词解释或简述题:制作统一答案,按给分点进行打分。
②画图:
表4 显微形态学1实验报告画图评分标准
赋 分 | 标 准 |
40-50分 | 图画精美,结构正确。 |
30-40分 | 图画一般,结构正确。 |
20-30分 | 图画一般,结构有少量错误。 |
10-20分 | 图画差,结构错误多。 |
0分 | 未完成图画作业。 |
2、平时成绩(100分):考核学生平时实验课出勤、课堂纪律以及维护实验室卫生等,每次课记录在案,期末汇总。
表5 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成绩组成 | 备 注 |
出勤(50分) | 出勤采取课前班长向主讲教师报告出勤情况,包括:班级总人数、实际出勤人数、缺勤人数及理由,缺勤者上交年级办出具的请假条,每无故缺勤一次则从总分中扣10分,上限50分。因事、因病等特殊原因缺勤,学生可自己找时间在其他班级补上实验(需要教师证明),即可不按缺勤扣除相应分数;无故缺勤累计超过3次(含3次),总成绩计为0分,且不准参加期末考试。 |
课堂纪律(30分) | 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听讲、私下讲话、课堂睡觉、使用手机等,每堂课扣10分,上限30分。 |
卫生(20分) | 每人打扫实验室卫生1次,不认真打扫者,扣10分;不打扫者,计0分。 |
3、期末实验考试(100分):
(1)考试时间:期末结课后。
(2)考核内容:显微形态学1所涉及的教学内容。
(3)考核形式:闭卷、统一考试。总计60道题,100分。
①结构题40分:10道题,每题4分,指出图片中箭头所指结构名称,10分钟内答完。
②切片题60分:每人20张切片,指出器官或组织的名称,每张3分,20分钟内答完。
(三)成绩记载与管理
1、考核分三部分:实验报告、平时成绩、期末实验考试,每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载。
总成绩 = 实验报告成绩×0.2+平时成绩×0.2+期末考试成绩×0.6
2、考核均由主讲教师组织、实施、评定,要客观、公正、准确。成绩一经评定,不得随意改动。
3、实验课程考核总成绩低于60分,按该门课程不及格认定。根据学校统一规定,如符合补考条件,可给予一次补考机会,且只补考期末实验考试部分;补考后成绩标注“补”字样;补考后仍不及格者,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4、无故缺勤3次(含3次)以上者本门课程计为0分,且不给补考机会,需和下一年级重修。
六、实验指导用书
1. 教科书
[1] 郭敏, 高志安. 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
2. 参考书
[1] 王彦. 组织胚胎学彩色图谱.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沈阳:2013.7
[2] 徐国成, 韩秋生, 侍继忠, 孟祥伟. 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 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2009,5
[3] 孔力. 组织学与胚胎学图解实验教程.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8,3
七、实验项目
实验一:石蜡切片制备、HE染色、上皮组织
【目的与要求】
1. 复习和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2. 了解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操作与应用。
3. 掌握上皮组织特点;被覆上皮的分类、形态及其分布。
【内容提要】
观看录像:石蜡切片制备、H-E染色
单层扁平上皮正面观
单层扁平上皮侧面观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变移上皮
【重点掌握的结构】
内皮、间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纹状缘、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基膜)、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盖细胞)
实验二:固有结缔组织、软骨和骨、血液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疏松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的光镜结构。
2. 掌握透明软骨和弹性软骨的光镜结构。
3. 掌握骨组织和骨的光镜结构。
4. 了解骨发生的基本过程。
5. 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的光镜结构。
6. 掌握各种血细胞光镜结构。
【内容提要】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骨
膜性骨发生
软骨性骨发生
血涂片
【重点掌握的结构】
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透明软骨(同源细胞群)、弹性软骨(同源细胞群、弹性纤维)、骨(骨小管、环骨板、骨单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红细胞、5种白细胞、血小板
实验三:肌组织、神经组织
【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三种肌组织的光镜结构。
2. 了解平滑肌的电镜结构。
3. 掌握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
4. 掌握化学性突触的光镜结构。
5. 了解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末梢的种类及光镜结构特点。
【内容提要】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多极神经元
有髓神经纤维
星形神经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运动终板
环层小体
触觉小体
【重点掌握的结构】
骨骼肌(横纹)、心肌(闰盘、横纹)、神经元(尼氏体、树突、轴突)、有髓神经纤维(郎飞结、髓鞘)
实验四:循环系统、免疫系统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
2. 掌握大、中、小动脉的结构特点。
3. 掌握心脏的结构。
4. 掌握淋巴结、脾的光镜结构,并比较两者结构上的异同点。
5. 掌握胸腺、扁桃体的光镜结构。
【内容提要】
毛细血管
中动、静脉
大动脉
心脏
胸腺
淋巴结
脾脏
扁桃体
【重点掌握的结构】
中动脉(内膜、中膜、外膜、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外弹性膜)、心脏(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浦肯野纤维)、胸腺(皮质、髓质、胸腺小体)、淋巴结(皮质、淋巴小结、髓质、髓索、髓窦)、脾(红髓、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体)、扁桃体(淋巴小结)
实验五:内分泌系统、消化腺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甲状腺的光镜结构。
2. 掌握肾上腺的光镜结构。
3.了解垂体的光镜结构。
4. 掌握肝脏和胰腺的基本结构。
5. 了解舌、唾液腺的基本结构。
【内容提要】
甲状腺
肾上腺
脑垂体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胰腺
肝脏
【重点掌握的结构】
甲状腺(滤泡、滤泡旁细胞)、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髓质)、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半月、混合性腺泡)、舌下腺(粘液性腺泡)、胰腺(胰岛、泡心细胞)、肝脏(肝小叶、中央静脉、肝血窦、门管区)
实验六:消化管
【目的与要求】
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结构,比较消化管各段结构的异同点。
【内容提要】
舌乳头
食管
胃
十二指肠
空肠
结肠
阑尾
【重点掌握的结构】
食管(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胃(胃底腺、壁细胞、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空肠(小肠绒毛、皱襞、小肠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腺)、结肠(大肠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实验七: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气管和肺的结构。
2. 掌握肾的结构。
3. 掌握膀胱的一般结构。
4. 了解输尿管的光镜结构。
【内容提要】
气管
肺
肾
膀胱
输尿管
【重点掌握的结构】
气管(气管腺、粘膜、粘膜下层、外膜)、肺(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肾脏(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
实验八:生殖系统、复习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生精小管的光镜结构。
2. 掌握卵巢的光镜结构及卵泡发育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3. 掌握子宫的光镜结构及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4. 了解附睾、输精管和前列腺的一般结构。
5. 了解输卵管、乳腺的一般结构。
【内容提要】
睾丸与附睾
输精管
前列腺
卵巢
子宫
乳腺
输卵管
【重点掌握的结构】
生精小管(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支持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卵巢(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透明带、放射冠、卵丘)
八、其它
显微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负责制定《显微形态学1》考核方案、监督考核过程,对考核资料(实验报告等)进行归类存档等。
教研室及主讲教师负责执行《显微形态学1》考核方案,记录和汇总考核结果等。
《显微形态学1》开课初,主讲教师应对学生公布课程考核方案,使全体学生知情课程考核相关要求、考核时间、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执笔人:张莉 教研室:显微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