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学2》
教学大纲
总学时:22 学时 理论学时:0 实践学时: 2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能实验学2是药理学与机能实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药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专业基础实验教学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一方面是验证理论,巩固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掌握研究药物作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方法和严格的要求以及实事求是的作风,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运用药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某些药理现象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密切联系实验与创造性科学思维的能力,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学生通过机能实验2的学习,熟悉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使用与给药方法和麻醉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整体实验动物基本参数的测量、判断和分析药物的作用;掌握离体器官或组织的基本实验技术,及药物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熟悉药理学实验的设计、观察、分析技术;培养科学、规范地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的前继课程包括: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生理学、药理学等多种专业基础课及实验技能,上述学科均为机能实验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本部分的实验教学内容又是后续的医学专业课及实验技能的重要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开展设计性、综合性、探索性实验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多媒体影像资料和动手实验,熟悉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使用、编号与给药方法,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和动物麻醉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药物动物实验技术。
2、通过以下多种实验,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整体动物呼吸、疼痛、瞳孔、肌肉张力、t2/1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判断和分析药物的作用。掌握离体肠管实验技术及药物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熟悉药理实验的设计、观察、分析技术,初步培养学生的药物实验科研能力。
① 清醒动物的药效观察: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观察有机磷酸酯中毒症状及阿托品和碘解磷定的解救效果并分析其作用原理。
② 麻醉动物的药效观察:掌握动物麻醉方法及呼吸记录方法;观察呼吸运动的调节因素和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及其解救。
③ 离体器官的药效观察:学习离体实验方法,加深对受体激动药、阻断药和竞争性拮抗药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学会分析药物对离体器官或组织的作用。掌握离体肠管的实验方法。
④ 生化药理实验:熟悉药物血浆半衰期(t1/2)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⑤ 实验设计:在镇痛药物筛选实验和离体肠管实验,教师设定实验工具药和作用机制未知的药物,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给药方案,分析该药物的作用与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⑥ 统计分析:镇痛药物筛选实验中了解实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3、通过课堂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运用药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某些药理现象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密切联系实验的能力,创造性科学思维能力。
4、通过实验报告书写,培养学生科学规范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其中2个实验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包括: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和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及解救。
四、学时分配
序号 | 实验项目 | 实验类型 | 是否书写实验报告 | 学时 |
1 | 实验一 动物基本操作录像、药物作用影响因素实验 | 验证性 | 否 | 4 |
2 | 实验二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 | 综合性 | 否 | 4 |
3 | 实验三 有机磷中毒和解救、药物对离体肠管作用 | 设计性 | 是 | 4 |
4 | 实验四 镇痛药物筛选 | 设计性 | 否 | 4 |
5 | 实验五 呼吸运动的调节因素、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及解救 | 综合性 | 是 | 4 |
6 | 实验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 |
| 否 | 2 |
合 计 | 22 |
五、成绩考核
(一)考核形式及分值权重
实验课总成绩100分。包括:1)平时考核:课堂成绩(30%)、实验报告(10%);
2)期末考核:实验理论考核(20%),实验操作考核(40%)。
表2 课程考核成绩分值权重
考核类型 | 考核内容 | 分值 | 权重 |
平时考核 | 1.课堂成绩 | 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包括阅读实验指导、虚拟课程在线学习)、课堂出勤、纪律、实验操作、课堂问答及卫生打扫情况等 | 100分 | 0.30 |
2.实验报告 | 撰写并提交2次实验报告 | 100分 | 0.10 |
期末考核 | 1.实验理论考试 | 采取闭卷机考形式,考试内容为机能实验学2开设的实验课程相关基本理论及操作原则、规范等。 | 100分 | 0.20 |
2.实验操作考试 | 独自操作,规定时间完成一个实验操作项目;从5个备选实验操作项目中随机选一进行考试 | 100分 | 0.40 |
总成绩 | 合计 | 100分 |
(二)考核内容及要求
1、平时考核(100分,权重0.40):包括课堂成绩(100分,权重0.3)和实验报告(100分,权重0.1)两大部分。
(1)课堂成绩(100分,权重0.30):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实验课学习的重视程度,主动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确保学生能基本掌握本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内容。
表3《机能实验学2》课程课堂成绩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 评 分 标 准 |
平时实验操作及课堂纪律(50分) | 因无预习弄不清实验步骤、没有在线学习虚拟课程,每次从总分中扣5分,上限30分;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听讲、私下讲话、课堂睡觉、玩手机或游戏、或擅自离开实验室等违反实验课课堂纪律要求,每次从总分中扣5分,上限30分;不参与实验操作,每次扣5分,上限50分;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台试剂、仪器等,清洁实验台面,未完成者每次小组成员各扣5分/次,上限50分。 |
卫生(20分) | 每人参加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值日2次,不认真打扫者,扣5分/次;不打扫者,扣10分/次,上限20分。 |
出勤及迟到(30分) | 因病缺勤每次5分,因事缺勤每次扣10分,因病因事缺勤除在平时成绩中扣除相应的分数外,允许参加其它考核;但如果学生自己找时间在其他班级补上实验(需要教师证明),即可不按缺勤扣除分数;若无故缺勤一次扣15分,无故缺勤累计超过2次(含2次),不允许参加机能实验学2的其它考核,总成绩计为0分。 |
(2)、实验报告(100分,权重0.10):撰写2篇实验报告,报告内容要求见表4。考核学生对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实验操作及结果的记录,以及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能力,每篇报告满分100分。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动物或标本、实验器材和药品、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实验结论八个基本组成部分。实验报告的具体评分标准见表5。
表4 《机能实验学2》实验报告内容
序号 | 实验内容 |
| 实验报告内容 |
1 | 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 | 设计性实验 | 实验题目 实验目的 实验动物/标本 实验器材和药品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 实验结论 |
2 | 呼吸运动的调节因素、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及解救。 | 综合性实验 |
表5 《机能实验学2》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赋 分 | 评 分 标 准 |
100分 | 报告内容完整,书写工整,条理清晰,结果明确可信,讨论详实,独立完成。 |
60~90分 | 报告内容较完整,条理清晰,结果明确,讨论较详尽,独立完成; 报告内容缺项,实验题目、目的原理、实验动物材料器械药品等每缺1项扣6分; 实验方法步骤缺项、讨论不完整每处扣10分,如报告完全缺失讨论1项,则该篇报告最终成绩不得超过60分,缺少实验结论扣20分。 |
1~60分 | 单篇实验报告如出现完全雷同、抄袭等现象,则评分标准最高为60分,其他同上。 |
0分 | 未完成报告。 |
最终成绩再换算成总成绩的10%。实验报告选取的实验项目包括:设计性实验1次;综合性实验1次。
2.实验课的期末考核(200分,权重0.60):机能实验学2的终结性考核分为两部分,实验理论考试(100分,权重0.2)和实验操作考试(100分,权重0.4)。
实验理论考核(100分,权重0.20):
(1)考试时间:实验课最后1周。
(2)考核内容:所学的实验相关基本理论、实验操作规范及原则等(见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也可参考教材《医学机能实验学》第3版,王爱梅等主编)
(3)考核形式:闭卷机考、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时间考试。
由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及药理教研室协同组织,统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理论知识考试,试题由药理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组建试题库,电脑随机抽取20道试题,上机答题。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答题时间15分钟。
实验操作考核(100分,权重0.40):考核内容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课终结性考核,指定5个实验操作考核内容,现场随机选取一项,在指定时间内(5-10分钟)完成,根据学生实验操作步骤是否正确,操作技术手法是否正确,实验效果如何以及实验操作完成时间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估。实验操作考核安排在学期末最后一次实验课,由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与药理教研室统一协调安排,组织学生进行,评分标准由药理教研室统一审定,任课教师执行。
实验课程考核总成绩低于60分,按该门课程不及格认定。根据学校统一规定,如符合补考条件,可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后成绩标注“补”字样;补考后仍不及格者,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教材
[1] 王爱梅,金英,曲巍.医学机能实验学(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年
2. 主要参考书
[1] 杨宝峰,苏定冯. 药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七、实验项目
实验一: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与药物作用影响因素实验(4 学时)
1.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目的与要求】
掌握实验动物的基本选择,编号。掌握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给药方法、取血方法、处死方法;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内容提要】
小白鼠、大白鼠、家兔的捉拿、固定及麻醉;动物给药方法;动物取血方法;处死方法;实验报告书写。
2.药物作用影响因素实验
【目的与要求】
观察不同剂型的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差别,了解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观察钡盐溶解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掌握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有何不同。
【内容提要】
对小鼠进行编号后,分别给予不同剂型的戊巴比妥钠,不同理化性质的钡盐溶液、不同给药途径的尼可刹米,观察药物作用效果的不同。
实验二: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 (4 学时)
【目的与要求】
了解水杨酸钠在动物体内随时间变化的代谢规律,掌握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内容提要】
按照一级消除动力学,以家兔为实验对象,耳缘静脉注射一定量的水杨酸钠,以给药前血样为对照,测定给药后多次取血样品中的药物,按照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公式结算血浆半衰期。
实验三:有机磷中毒和解救、药物对离体肠管作用(4 学时)
1.有机磷中毒和解救
【目的与要求】
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掌握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活药的解毒作用。
【内容提要】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耳缘静脉注射有机磷农药(敌百虫),观察家兔中毒的症状;症状明显时及时给予阿托品与解磷定解救,并比较和分析二者的解救效果及作用机制。
2.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
【目的与要求】
观察药物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作用,掌握乙酰胆碱、阿托品、氯化钡对肠管的不同作用;了解此种较普遍应用的离体组织实验方法;熟悉电脑处理实验结果图的方法。
【内容提要】
家兔离体肠管的制备方法和药物实验方法;观察乙酰胆碱、阿托品、氯化钡对肠管的作用,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理解激动药与拮抗药相互拮抗的关系。
注:要求课前虚拟课程在线学习,访问地址http://mvsc.lnmu.edu.cn。
实验四:镇痛药物筛选(4 学时)
【目的与要求】
掌握筛选镇痛药常规的实验方法,学会最基本的科研设计、科研统计和科研论文书写方法。
【内容提要】
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实验方法;学习药物作用比较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注:要求课前虚拟课程在线学习,访问地址http://mvsc.lnmu.edu.cn。
实验五:呼吸运动的调节因素、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及解救 (4 学时)
1.呼吸运动的调节因素
【目的与要求】
掌握呼吸记录方法与呼吸运动调节因素的研究方法。
【内容提要】
家兔气管插管后记录呼吸变化,研究乳酸、N2、CO2、神经等多种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2.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及解救
【目的与要求】
观察吗啡对家兔的呼吸抑制作用和瞳孔大小的影响,掌握尼可刹米和纳洛酮的解救作用。
【内容提要】
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足量的吗啡,给药及解救前后观察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和瞳孔大小的影响;出现典型的呼吸抑制后,及时注射尼可刹米和纳洛酮解救,并比较和分析二者解救药物的解救效果。
注:要求课前虚拟课程在线学习,访问地址http://mvsc.lnmu.edu.cn。